昨天跟一位好友午餐約會, 同樣身為媽媽, 她比我早兩年, 對我而言, 她當然就是我孩子大小事的請益對象
我們聊了很多, 關於孩子關於家庭關於工作關於生活, 其中最主要就是關於小皮初上學的焦慮狀況, 以及接下來我要復出工作的想法討論
只是讓我感觸的是, 她現在從事月薪五六萬/ 可以完全套用以前工作經驗/ 工作內容是她所熟悉且喜歡的
但交換的是陪伴孩子的時間
身為職業婦女, 我可以想像她的生活:
下班一回家得馬上準備好飯菜, 剛下課的孩子要洗澡吃飯, 動作得迅速確實
已經工作忙碌累了一天的媽媽當然是一身疲憊, 外加精神緊繃, 連跟孩子對話的心情都沒有吧...?
好不容易處理好飯菜, 大概也沒多少胃口想吃了, 洗碗整理完廚房
又得開始傷腦筋孩子功課寫了沒? 明天要帶去學校的東西拿了沒? 聯絡簿簽名了沒??
寫到這裡, 忍不住想起我的童年, 媽媽就是這樣的生活, 外加我有個常出差或是外派工作忙碌的軍人爸爸
我媽的EQ不高, 也因此在我成長過程中, 經常會面對媽媽的情緒和暴怒, 身為長女的我, 對家裡的依戀度其實很低很低
國中就很想離家出走, 在我媽眼中, 我也是個很叛逆的小孩, 一點也沒有女兒的貼心
如果要我描述, 我會說: 我的家庭生活在國中之後, 根本就算完蛋了
我知道我的爸爸媽媽都是愛我的, 但忙碌的工作壓力和其他總結在一起的因素
讓我覺得我心中的很多問題, 都是我在長大之後, 自己想方法解決的, 花了很多時間很多精神
重點是, 這樣的成長過程, 其實很辛苦 (我還有兩個妹妹, 她們的問題如果不想找媽媽, 就是來找我)
今天又看見陳安儀這篇文章, 給孩子留一點白 @ 陳安儀的筆下人生
更是覺得如果可以在成長過程中能陪著孩子
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, 適時發現他的問題給予協助, 讓孩子能把自己當成朋友而非有距離的"父母"
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~
我這位朋友, 昨天跟我聊天的過程中, 總是笑容燦爛如花, 頻頻勸我要生活得開心
(如果她可以這樣對我說, 我感受到的是: 她對她現在的生活十分滿意)
我好奇的是, 這幾年她小孩還在幼稚園, 等到上了小學, 中午或是傍晚下課後的時間, 當小孩進入安親班或是得煩惱學哪些才藝
到時的情況應該不是現在這樣簡單了, 到時的她會有可能變成以前的我媽吧?
昨天我也問了她同樣的問題: 孩子上小學後怎辦? 她的回答是, 或許到時她也不再作現在的工作了吧(言下之意是跳去更好的地方了)
更好的工作環境(抬頭更高或是薪水更高), 可以換來比較少的上班時間嗎?
最近的我, 除了煩惱小皮上學的分離焦慮之外, 還為了接下來要作什麼工作傷透腦筋(搞到半夜都失眠, 早上很早醒...)
這天, 跟這位朋友的午餐聊天, 和陳安儀的文章, 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和感觸
人生, 要有捨有得; 如果我能陪著小皮一直長大, 即使將來我沒有太多錢可以養老, 或許我也會甘願
這...大概就是媽媽對孩子的愛吧...
- Aug 07 Fri 2009 14:28
好文共享及感觸 : 給孩子留一點白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